360可信安全认证
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亳州商朝时期还有个梅国

浏览数:13 

商周古国——梅国,行踪诡秘,足迹踏遍半个中国,黄梅戏的由来

梅国,子姓,为商王室嫡系封国,一般认为始封地在今安徽西北部的亳州或河南东南部的商丘一带,梅国为伯爵,故国君称为梅伯。宋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梅国)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亳是商朝最早的国都,此后数度迁徙,梅国作为京畿重地,商王室在迁都后将此地封给自己的嫡系宗脉,理论上说得过去。宋书《太平寰宇记》也记载:“古梅城在县南(谯县)四十里,古梅国也”。谯县,秦时置,也是亳州的别称。



梅国由于离商王室近,又是王室嫡系,故历代国君皆能在王室任职,可以说为商朝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屈原在《楚辞·天问》一诗中写道:“梅伯受醢(hǎi),箕子详狂。”《吕氏春秋·行论》可以作为此诗的解释:“昔者纣为无道,杀梅伯而醢之。”荒淫无道的纣王之所以将梅伯剁成肉酱是因为梅伯的话忠言逆耳,惹毛了纣王。由此可见,梅国历代国君忠心耿直,是商王朝的重要支柱,而且历来参与王室国政,倒霉的是,梅伯碰上了一个不讲道理又杀人如麻的主子。



梅伯


梅伯死后,梅国估计投靠了周国,这也使梅国在周武王灭商后得以重新分封。但被重新分封后的梅国不在原址上,而是向南迁徙。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梅伯的玄孙于黄梅。这个“黄梅”其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梅县,黄梅县是隋朝置县,取其境内的黄梅山、黄梅水而命名。这个地方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的最早发源地。但众所周知,黄梅戏虽然出自湖北黄梅县,却是安徽安庆的地方戏。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黄梅戏(当时为黄梅当地的民间小调)在漫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路向东南方爬山涉水,最终来到了安徽怀宁的梅城。梅城就在安庆的西北部,梅城这个地名肯定也与此有关。很有可能,当年梅国从北向南,最后又被迫东迁(或亡国后的逃难)跟黄梅戏的迁徙轨迹比较类似。



而事实上,考古队曾在湖北荆门、随州等地出土过大量竹简,竹简上的金文多有带“某”字,“某”在汉语释义中是一个结在树上的果实(梅子),是“梅”的象形字。所以金文中的“某”都是指“梅”。是作为一个姓氏而被记载下来的。这说明西周时重建的梅国早被迁到了南方,但因为种种原因,又不断的向南一路迁徙,最终在黄梅这个地方停留,但后来局势变化,有可能受楚吴之间的战争影响,再次被迫流浪。


纵上所述,可以基本得出这样的结论:梅国在商朝初期立国,至周朝成为周室异姓诸侯的一员,封地由原来的毫州一路向南转辗迁徙到今黄梅县一带,后来由于地缘形势所迫,又开始向东南频移,最后成了吴国的邻居。很有可能,梅国在春秋晚期被吴国兼并,国人散落在各地之间,以国名为氏,形成梅姓。



明初学者宋濂在《梅府君墓志铭》中说:“梅以国为氏,世居郑楚间”,吴国后来被越国所灭,越国又亡于楚国,最终还是成了楚国的地盘。而新郑西北确实有梅山,也可以作为梅国后裔足迹的佐证。如此看来,“世居郑楚间”也基本符合事实。


至于现在如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地到处都有带梅字的地名,可能跟越王勾践后裔、秦末将领、最早将吴越文化带入岭南的梅鋗(xuān)有关,古籍记载越国人酷爱梅,越国亡国后曾有一支被更姓为梅,而梅鋗可以说是这支梅姓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