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可信安全认证
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亳州市谯城区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数:19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高   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砥砺奋进,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高质量发展任务,区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应对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3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43.57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44000万美元,增长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29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4元,增长9%。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水污染防治等任务。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12.5:41.3:46.2。

一年来,区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做强实体经济,争创高质量发展优势。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技改投资增长19%,工业投资增长16%。投资151.8亿元,新建(续建)药业工业重点项目31个。支持药业企业开展经典名方研究,开发新品种25个。申报仿制药品种55个。济人药业成为全省唯一获得中药配方颗粒GMP证书的企业,研究出526个品种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和制备工艺。中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83.7亿元,亿元以上企业48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4家,申报省级、市级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91个。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认定为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24.6亿斤。补贴4613万元发展设施蔬菜35.5万亩。中药材在地85万亩,规范化种植27.4万亩。新增农业“三品一标”认证26个,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61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70家,农产品加工产值260亿元、增长10%。亳白芍、菊花、丹皮入选“十大皖药”,四大亳药全部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认定为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全省秋种结构调整现场会在谯城召开。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6家,省重点服务业企业61家。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1.4亿元,增长12%。培育电商特色小镇2个、电商示范村7个。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5.9亿元。获评2018年度全省农村电商巩固提升工作示范县(区)。新建AAA级旅游厕所7座,完成五马桃花源景区二期提升工程。创建AA级以上旅游景区11家、AAA级旅游村庄2个。文化旅游实现年收入92亿元。文化旅游和农村电商等4项工作成效显著,被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

(二)打好三大攻坚战,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各类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化解。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1亿元,典当公司规范发展。排查安全隐患3956处,市区挂牌重大隐患整改完成率99%。创新社区矫正“双向联系”工作制度。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500件,调解矛盾纠纷8706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侦办涉黑案件3件,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4129万元。刑事警情下降22.6%。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2亿元,整合资金2.8亿元。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省、市反馈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大排查工作,贫困户在教育、医疗和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本解决。落实“四带一自”自种自养6925户。光伏收益惠及贫困户17649户,分配资金7562万元。健康脱贫、社保兜底等十大工程各项措施统筹推进。新识别贫困户68户183人,排查边缘户1174户2312人。5286户贫困户享受个性化帮扶措施。加强扶贫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扶贫小组长3439名。实现脱贫2945户592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5%。在全省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好”的等次。突出问题整治扎实推进。5126件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完成整改5062件。36家金刚石企业中34家完成整改并验收合格,其余2家自行停产。26家砖瓦窑厂自愿实施退出复垦。淘汰燃煤锅炉和燃煤设施1166台(套)。40家石材加工点和479家木材加工企业完成整改。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159家。PM2.5年均浓度逐年下降。全面推行河长制,核验入河排污口100个。完成44个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违建别墅专项清查整治。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完成土壤监测实验室建设。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全省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建设现场会在谯城召开。

(三)深化开放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果丰硕。新签约项目74个、总投资279.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总投资179.4亿元。投资规模较大的有投资50亿元的谯城区万达广场项目、投资16亿元的福派园(亳州)食品产业园项目、投资11亿元的金启宏集团家纺织科技产业园项目等。成交工业用地32宗、1007亩。到位市外内资446亿元,增长11%。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亿美元。投资79.2亿元,实施谯城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等PPP项目7个。70个省重点项目、153个市重点项目和158个区领导分包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55亿元、265亿元和27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减税降费、科技创新驱动等重要举措。减免各项税费4.8亿元。推荐2019年省科技重大专项5项,征集市科技重大专项19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600万元。拓展招才引智渠道。在浙江省义乌市设立驻外人才联络服务站。积极发挥驻杭州、昆明、上海、西安人才联络服务站引才聚才平台优势,178名在外人才返乡考察投资项目。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5名、急需紧缺人才3名,发放招才引智补贴178.2万元。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3300万元。华佗中华救心丸工艺研究及质量标准提升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65家企业进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7家企业通过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0亿元,增长15%。投入3530万元,完成139个村的“三变”改革工作。统筹推进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智慧养老建设等4项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发放小微企业续贷过桥资金11.2亿元,支持小微企业230家。为企业发放贷款18.9亿元。实现直接融资36.2亿元。易元堂国药在“新三板”挂牌,宏信药业等12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66件。为重点企业输送员工4439人。网上办事大厅办结各类事项85万件,群众满意率99.9%。新增个体工商户13343家,新注册各类企业3142家,市场主体突破9万个。连续五年获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三类县(区)第一名。

(四)推进城乡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实施城建项目55个,征地6124亩;完成柴家沟二期等10个项目5070套棚改任务;投资1280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2万平方米。完成大行广场还原工作。金地建投公司红星美凯龙项目和区交投公司钢材大市场项目加快建设。完成郑店子还原小区、筛子市还原小区建设任务,华佗广场二期、25#限价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李门楼还原小区二期、5#还原小区C区等还原小区建设全面启动。分配公租房751套。完成拂晓小学、月亮湾小区雨水提升泵站等6处易涝点整治。新建(续建)子建路、振谯路等道路16条。打通谯城经开区芍花路、北部新城新华北路、老城区东台路等道路7条,古泉西路、三义路等道路全面开工。汤陵沟、东城海子水体治理项目通过省级验收。瓷器坑、砂浆坑等6条水体治理项目通过市级验收。柴家沟、饮马坑水体治理项目完成施工任务。完成东风公园、临漳公园建设任务。镇村环境不断改善。改造农村危房2299户,改厕11000户。建成省级中心村污水处理站23个,实现2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2018年度9个省级中心村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投资1.1亿元,治理油河、洺河和武杨河。投资1841万元,改造水厂15处,受益人口45.6万人。商合杭高铁芦庙站、古城东站投入使用。建设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365公里、县乡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37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路81公里,改造危桥7座。购买新能源汽车200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5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5200亩。获省政府批准建设用地5696亩,完成供地3902亩。储备土地5273亩。新建森林长廊示范段20公里,成片造林7000亩,森林抚育13000亩。获批省级森林城镇1个。城乡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等4个专项行动。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1座、公厕26座。完成魏武大道、药都路等6个路段立面改造工作。实施涡阳路、白依路等8条道路下水管道疏通和雨污分流。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入选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试点县(区),建成文明实践场所304个,开展“举旗帜·送理论”进基层宣讲1957场,组织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036场次。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亳州好人22人,安徽道德模范提名奖4人;评选谯城好人、最美志愿者56人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5个。

(五)增进民生福祉,厚植高质量发展内涵。民生保障更加有力。32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惠民实事有效落实。民生支出68.8亿元,增长6.1%,占财政支出比例达86%。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资金8.6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统筹,提高至每人每月585元;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8400元。新增就业岗位10749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196家企业建立工资支付信息化平台制度,通过农民工工资专户发放工资8.2亿元。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达76%。区级公益性公墓和古井、十八里等乡镇公益性公墓完成开工任务。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所,建设中小学附设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5280个。亳州六中和亳州十一中投入使用,新增学位6540个。投资6252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维修改造、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高中教育发展。33所试点智慧校园投入使用。成立6个学校联盟和亳州二中教育管理集团。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3%。组建5个医共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5.5%,区域内就诊率90%以上。华佗中医院分立后平稳运营。24所公办敬老院全部划转至乡镇卫生院管理。建成21家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8家村养老服务站。三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60%。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区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全部设立到位。开发退役军人扶持就业专项岗位1824个,采集4万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人员信息,入户悬挂光荣牌3.9万块。完成退役士兵技能培训、优抚安置、社会保险接续年度任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建成90个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精准康复服务覆盖1.5万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开展“送戏进万村”、公益电影下乡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成功举办桃花节、梨花节、桑葚采摘节等民俗特色节会。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工会、外事、侨务、人民防空、供销、档案方志、消防、气象、老龄等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一年来,我们致力勤政为民,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政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2件,政协提案15件;办理区人大代表议案6件、建议56件,政协提案241件。强化审计监督,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196项。完成政府系统年度岗位责任目标任务908项、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366项。依法公开政府信息6.8万条,办理人民网网友留言事项59件、市长热线4.9万件。

各位代表!一年的奋斗历历在目,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拼搏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向所有支持谯城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谯城高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面临着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二是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有差距,民生社会事业还存在短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完善。三是营商环境建设上还有差距,招商引资创新办法不多,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加快,有些项目受资金、市场等因素影响,迟迟未能落地。四是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人居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五是工作作风上还有差距,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的没有完全解决,还需要大力发扬“敢啃硬骨头”的斗争精神。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勇于自我革新,努力让政府工作更加精准、更接地气、更富成效。

2020年,接续奋斗,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高质量推动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5%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节能减排、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我们将紧盯上述目标,奋楫争先、追梦前行,全力以赴打造谯城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一)着力承接产业转移,打造融合发展新高地。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求突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与沪苏浙等地区的对接,重点承接现代中医药、食品与农产品生产加工、轻纺织造、电子信息等产业。推行产融结合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模式,抓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商,着力引进行业实力强、产业延伸长、带动性强的现代中医药类优质项目,促进一批重点企业落户谯城。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驻外招商,拓展企业招商、中介招商、商会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本土药商和招商引资落地企业重要资源作用,广聚英才来谯创业。争取新建省外亿元以上项目40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50亿元,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5个,实际利用市外内资450亿元。加强谯城经开区建设,力争实现销售收入440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0亿元、增长13.3%,税收收入18亿元、增长10%,进出口总额40000万美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增长15.8%。

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求突破。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建立与沪苏浙合作重点项目库,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强化对上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支持,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实施省重点项目80个,投资120亿元;市重点项目160个,投资200亿元;区领导分包项目170个,投资220亿元。落实“四督四保”、领导包保、“双调度”和分类调度机制,建立重点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清单化管理,严格督办考核,确保招引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滚动推进项目实施。争取全年谋划项目600个,投资规模1500亿元以上。推进济人药业医药产业园、协合风力发电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推进长白山制药中医药产业园区、永刚药业提取项目等一批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推进福派园(亳州)食品产业园及总部项目、永康盛世风力资源开发二期等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精心谋划目标、举措和重大载体,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在创优营商环境上求突破。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实现证照管理一体化。继续做好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工作,压缩项目落地时间。以“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为重点,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智慧政务新模式,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隐形障碍,让群众办事更便捷、窗口审批更高效、政府监管更有力。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和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制定抽查计划,规范抽查流程,实现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落实减税降费等涉企惠企政策,在资金、人才、科技、土地等方面,主动为企业解难纾困。着力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药都农商行等企业主板上市和挂牌。组建金地建投担保公司,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民营企业倾斜,重点解决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群众创新创业,持续繁荣民营经济,争取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000家。

(二)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促进转型新高地。

提升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积极推动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做好中药材良种繁育,继续鼓励1000亩以上中药材连片种植,引导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项目区、沿涡及南部乡镇发展中药材产业,建设一批绿色有机中药材种植基地。提升国家级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打造中药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加强对各类中药材合作社、中药材专业村的指导,发展五马、魏岗、颜集、谯东等乡镇中药材鲜活市场,形成覆盖全区域的地产中药材流通网络。加大烘房新建或改造力度,推广中药材初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探索推进中药材初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尽快破解中药材初加工瓶颈制约。确保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左右,其中规范化种植30万亩。

助力中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龙头带动效应,做大做强优势企业。推动广印堂药业等本地企业兼并重组和挂牌上市。鼓励企业开展仿制药生产,支持基于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特色制剂等中药新药生产,推动技术、方药等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完成药品技术转让和委托加工受理协议品种10个以上,引进仿制药品种10个以上。积极开发口服饮片、破壁饮片、配方颗粒等新产品,加强对疏风解毒胶囊等自主创新产品的品种规划和市场培育。加快中药饮片统一检测平台建设,研究制定支持中药饮片“小品种”委托生产政策,降低中药饮片生产和检验成本。加大中医药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研发力度,实现中医药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力争中医药制造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大力推广“旅游+中医药”,充分发挥曹操、华佗等历史名人和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长三角区域“中医药健康旅游养生目的地”。加快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古井药王村田园综合体、十河芍花养生小镇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医药与医养结合融合发展,加快占地41亩、投资2.5亿元的华佗城市医养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争创国家级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区。加强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开展名师带徒工作,再培养一批名中医。健全和完善基层中医体系,争取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标准高、质量优的国医堂(中医馆),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全区40%以上的卫生服务站配备中药饮片超过100种,75%以上的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理疗室,所有卫生服务站配备中成药50种以上。

(三)着力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动能转换新高地。

更大力度实施质量强区战略。扎实推进省级质量强区创建工作。健全完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开展中药材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发扬“工匠精神”,推进品牌建设,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申请注册商标和专利,培育市政府质量奖3家以上,争取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5件。扩大亳菊、亳芍等公共品牌知名度,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创新驱动,完成军达生物科技、华佗国药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家。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组织申报科技项目15个以上。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争创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确保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长8%以上。

更大力度提升传统产业层次。深入实施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做强金坛子、金不换等知名品牌,打造省级古井白酒特色小镇,申报“亳酒”地理标志。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引进利用新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家,新申报数字车间、智能工厂2家,引导企业申报省工业精品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实施“龙头培育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家,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60家,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

更大力度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加快谯城区万达广场、华佗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商业圈建设,新增限上企业25家,重振老城区商业综合服务功能。促进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培育电商特色小镇2个、示范村3个,邮政行业业务总量达到20亿元。拓展销售渠道,鼓励企业参加2020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广交会、进博会等,扩大产品知名度。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景区周边道路,完善交通标识系统、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和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发挥“二夹弦”“五禽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发展“文化+乡韵”皖北特色文化旅游,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乡村旅游“四级联建”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工程,争创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个、省级旅游示范村1个。旅游业年收入突破100亿元。

(四)着力提高内涵品质,打造城市建设新高地。

加强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谯城经开区、北部新城、老城区和高铁片区协调联动发展。重点打造集生态景观、文化旅游、运动休闲、康养居住、商务配套于一体的陵西湖公园及周边区域,带动北部新城发展。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完成北部新城三圣路、古泉西路等道路建设。加快8#还原小区二期、前李等还原小区建设进度。不断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改造光明小区、林业局家属院等26个老旧小区,美化亮化背街小巷,推动人民路、芍花路等菜市场建设。实施丰水源社区及周边地块(二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完成6760套棚改任务。实施创十路道路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和振谯路、光明路等20条道路路段绿化栽植工程。完成谯城经开区柴胡路污水管网改造、热力管网4号线、雨水泵站和双创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公租房专业化运营和社会化服务,逐步建立可持续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高铁古城东站和芦庙站建成带来的集聚与扩散效应,加快区域性中心城镇建设步伐。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严格执行路段长制和中心城区网格化管理,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措施,提高无害化处理率。规范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严查建筑垃圾乱倾乱倒违法行为。加强“五车”运输监管,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备案制度。做好对各保洁公司的监管和考核,提高道路保洁作业标准,实现“广告不上墙、垃圾不落地”的目标。继续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做好电动三轮车、四轮车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城区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实施雨污分流,对谯城区中心医院、消防大队周边等易涝点进行整治,打通城市“血脉”。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巩固餐饮油烟整治工作成效,清理整顿各类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打造希夷大道、新华路等城区精品示范街道,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小区文明创建和物业管理,实施“红色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大力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推荐评选。紧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积极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冲刺,争取通过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治成效。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开展“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行动。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确保PM2.5年均浓度等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推进油河、武家河等主要河流流域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健全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厂(站)运营管理机制,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重金属排放污染等监测治理,主要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5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规模养殖场治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林业增绿增效,完成造林30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9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1.7%。严格源头控制,提高项目准入条件,促进节能减排,确保2020年能耗强度比2015年下降14%;用水总量控制在3.4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31%、25%以上。

(五)着力加快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持续提升脱贫质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对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国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和省、市各类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开展大走访活动,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实施个性化帮扶,及时进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强化项目资金全程监管,建立问题清单并及时交办,确保各类到户政策落实到位。完善精准帮扶措施,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三有一网”产业扶贫模式。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暗访。通过典型宣传,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建立健全防范返贫机制,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同步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全面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持续增强农业效益。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实施粮食绿色增产示范创建、蔬果绿色增长、畜牧业升级工程和品牌培育计划。建设高标准粮食绿色增产创建示范片、示范村和示范家庭农场10个,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60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75万亩,发展设施蔬菜36万亩,创建10个绿色低碳循环养殖示范场。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以发展粮油食品、畜禽产品、健康养生食品等精深加工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8%以上,争创全省农产品加工强县(区)。新增区级示范合作社20家、示范家庭农场20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生猪屠宰、农资打假等专项治理行动,蔬果农残监测合格率98%以上,争取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5个。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三权分置”办法,逐步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坚持高标准编制规划,加快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管护运行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2.96亿元,改建乡道35公里、村道120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0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置隐患里程118公里;大中修农村公路100公里。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完善农田路、桥、井、沟、闸、林网等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12万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0000亩,补充耕地2000亩。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2万人。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溢流坝4座、维修涵闸3座。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和13座国有水利工程的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争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加快2019年度13个省级中心村建设步伐。统筹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农村宽带提升工程。

(六)着力促进共享发展,打造民生改善新高地。

健全谯城保障体系。投资60亿元,精准实施32项民生工程,集中财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急迫的民生问题。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工作。落实各项促进创业政策,吸引亳州老乡回家创业。加大社保参保登记力度,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持续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全面完成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做好殡葬改革工作,争取24所乡镇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全部开工建设。推进双拥优抚安置、基层“两站一中心”规范化建设等工作。统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公益慈善事业等工作。

构筑谯城健康高地。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年,投入资金9亿元用于发展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疗保险参保计划,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实施华佗中医院老院区、谯城区基层医生培训中心、华佗福利院等改造提升,加快谯城区人民医院项目建设,新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在古城镇、观堂镇等区域中心布点新建养老院,其余乡镇改造或新建项目逐步推动。积极打造20分钟养老服务圈,确保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达100%。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任务。

打造谯城教育品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发展学前教育,做好2020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级认定,改善普惠性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完成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年度任务。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重点办好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加快城区学校建设,扩大联盟办学,均衡教育资源,促进共享发展。规划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中小学2所。加快推进马园小学、三圣路小学、窦庄小学及幼儿园、黎明小学及幼儿园、望州路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平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力争尽快投入使用。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规划建设一所符合B类办学标准的中等专业学校。

夯实谯城平安根基。全面完成省、市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创新农村社区体制机制,推进237个农村社区标准化建设。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行政复议、人民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工作,让法治成为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燃气、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的监管力度。加强重大隐患挂牌整治,完善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启动古井镇、城父镇等一级乡镇专职消防队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继续深化统计体制改革,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做好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和民兵预备役、民族宗教、审计、保密、档案方志、外事、侨务、供销、气象、人民防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工作。

2020年,牢记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追梦人的舞台。我们一定要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勇做谯城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奋斗者,让政府的工作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一)讲政治、重学习。“天下至德,莫大于忠”。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建设学习型政府摆在突出位置,定期集中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坚持用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用新思想指导新作为,促进高水准决策、高质量施政。持续巩固“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积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深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政府的“辛勤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敢担当、求实效。“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主要指标、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民生实事,担起主责、抓准主业、当好主角。健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目标化引领、清单式推进、对账式督查的抓落实机制,坚决保证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紧盯各级各类巡视巡察、督导督查反馈问题和审计发现问题,持续抓好整改巩固提升。继续优化网上办事流程。坚决治理“庸懒散”、打通“中梗阻”,切实整治“只出工不出力”“只微笑不服务”等懒政怠政行为。让雷厉风行、立改立行成为政府鲜明的工作风格,以政府的“效率指数”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

(三)严法治、促规范。“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我们将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扎实办理政协提案,认真吸纳政协委员资政建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加强合法性审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畅通社情民意沟通渠道,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让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公开透明运行,以政府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的“公平指数”。

(四)正作风、守底线。“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我们将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政治过硬的“带头人”、严守纪律的“规矩人”。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委有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整治“文山会海”,有效规范督查考核,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一线办、马上办、务实办蔚然成风,让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落地生根。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以政府的“清廉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

各位代表!新一轮发展风鹏正举,新一年工作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再进发,勇立潮头启新程,为开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谯城建设新局面,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