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可信安全认证
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新闻详情

农村不再有文化

浏览数:499 

   

平时最不喜看电视,这天,实在无着,我打开久违的电视。看的是本地台,法制节目,内容是说某村庄有村民办丧事,请来了一个唢呐班,吹吹打打的闹腾到了晚上八九点钟,唢呐班的两位女角儿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脱衣舞接着便是光腚舞。电视一边解说,一边播放部分相关画面,实在是污秽不堪。场面却甚是火爆,上自七八十岁的老翁老妪,下至十岁八岁的男童女娃,个个看得专注出神,喜笑颜开。班主和脱衣舞娘们都被公安机关收审了,记者采访班主,班主很“配合”,有问必答,说这情况(当众跳光腚舞挣钱)在农村普遍的很,根本不算什么事儿。  

当众跳光腚舞在农村根本不算什么事儿?我要跌坏我的眼镜了。  

我所知道的,我们这带的农村可是全省最落后、最闭塞、最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难道一夜之间竟思想开放、文化发达到跳光腚舞已属正常的“高度”?  

为了挣两个臭钱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跳光腚舞,这不是思想开放,更不是文化发达!这是文化、道德的堕落!  

真是不敢想象!  

佛教讲究因果轮回。出现了今日这样的“果”,当年是谁种下的“因”、都种下了哪些因呢?我不是社会学家,没有做过专题研究,也就没有权威的结论。但我还是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人啊,我可不可以做一番推测或者叫做妄测、臆测呢?  

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也许是被一个“穷”字吓怕了、压扁了,这强烈的渴望使他们开始浮躁、开始急功近利、开始不顾一切的“开发”乃至破坏。大量化肥、农药尤其剧毒农药的使用,蜂拥而上的规模养殖、种植,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值、低技术含量的作坊式“工业”生产落地生根、遍地开花,对庭前院后池边河畔传统高品质林木毁灭性的砍伐……水发臭了,鱼虾绝迹了,蒲苇菱藕也难得一见了。速生的白杨树、白杨林则一统天下,上升为村前村后村左村右的首席景观,传统意义的优美自然景观却失去了所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小桥流水人家”,流水还在尽是污水;“蔌蔌衣巾落枣花”,“红杏枝头春意闹”,“五月榴花照眼明”,枣树、杏树、石榴树通通已是过眼云烟不复存在……今日农村,诗情不再。  

当农村人眼界渐高、心气渐高、追求渐高,越来越不满现状、不安于现状、急切切的要改变现状时,他们纷纷离开家乡踏上闯关东下广东的“希望号”列车(我不忍用背井离乡这类词来表达)。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农村又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大变革。随着被称为农民工的那部分农村人对现代城市文明由陌生、新奇、排斥到认可、接受、模仿、盲从;随着农民工二代、三代的越来越低龄化、低文化;随着全民打工潮的到来以及交通的越加便捷,特别是这些低龄打工者从学语开始就接受电影电视铺天盖地港台琼瑶剧卿卿我我的不间断渲染;未婚同居、未婚先孕的现象早已见怪不怪,未婚妈妈更是成批量产生。农村抱守千年的名节门风、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短短数年丧失殆尽……今日农村,传统不再。  

社会的大变革给农村带来的不仅仅上述直接的改变,间接改变也真实存在着。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多子女家庭显而易见的过重负担,多重因素不断更新着农村人的生育观念,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生育率的大幅下降,导致了农村学龄儿童、少年人数的锐减,导致了学校生源的不足甚至危机。情势所迫,也是出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还有规模办学等的考虑,当年遍布农村的小学开始集中、合并,农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自然村庄没有了小学甚至幼儿园。绝大多数农村人渐渐远离学校、远离教书育人的环境、远离孩子的读书声,这对于农村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悲哀。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多年不闻天真稚气的孩子朗朗书声的农村该有多么寂寥、多么寡兴、多么沉闷、多么空虚、多么死气!遥想数十年前、百年前、千年前,先人们为了后人求知开智,设塾延师,哪怕一村只有一个学童也咬牙办学到底,这才养成千年不断日渐茁旺的文脉。农村小学的大量撤并削弱了散布乡间的文气,正气渐弱,戾气日增,农村想不改变就怕也由不得自己了。我清楚的记得,我少年时生活的那个千余人的村子在上世纪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十年间,升入大中专院校的不下四十人(那时的中专也强于时下的弱二本),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村,就是因为我们村子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完小。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完小变初小,我村子弟升入大中专院校的人数锐减,进入新世纪,我村初小也砍掉了,一把大的孩子也要跑到四五里路以外的地方去上学,尽管高校招生数量近年呈几何基数猛涨,但我村高考升学数量却越来越少,竟有好几年颗粒无收的尴尬局面出现。眼下不少村庄都有类似境遇吧。今日农村,小学撤了,文脉断了。  

诗情不再,传统不再,文脉不再,农村不再有文化。  

没有文化的农村不出妖怪才怪。今日有人当众跳光腚舞,明日会不会有人当众表演三级片?这等事,谁能说得清?